今发热脉沉细,而名曰痉者,何也?欲食,邪退而胃回也。
皮肤为表,骨髓为里;六府为表,五藏为里,此以身体之浅深,藏府之阴阳分表里也。大病差后,喜唾,久不了了者,胃中虚寒,不能运化津液,聚而成唾,故唾日久无已时也,宜理中丸以温补其胃,自可已也。
方有执曰:眩风旋而目运也,风故不恶寒能食。 便脓血者,其喉不痹,谓热邪下利,而不复上病咽痛也。
经曰:凡病寒伤而成温者,先夏至为病温,后夏至为病暑,暑即热之谓也,此随时而病者也。 少阳之邪,进可传太阴之里,退可还太阳之表,中处于半表半里之间,其邪:外并于表,半表不解则作寒;内并于里,半里不和则作热,或表或里无常,故往来寒热不定也。